财经app
全球股市

热门搜索:概念股金融股票

当前位置: 首页 > 保险
保险 中华金融观察 2024-10-11 59浏览

韩歆毅辞任国泰产险董事长 蚂蚁集团副总裁张彧“接棒”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吴敏

蚂蚁集团控股的国泰产险迎来重磅人事变动。

国泰产险于近日发布公告称,因工作需要,公司董事长韩歆毅向董事会申请辞去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董事及相关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委员职务。经公司股东会、董事会审议通过并经监管机构核准,自2024年9月29日起,张彧接替韩歆毅出任国泰产险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等相关职务。

张彧是蚂蚁集团现任副总裁,其担任国泰产险董事长的任职资格也已获得监管批准。国泰产险相关负责人10月10日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此次变更属正常工作变动,不会对公司战略方向和日常经营产生影响。在国际、国内经济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国泰产险将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优化业务经营水平。

董事长一职迎变动

成立于2008年8月的国泰产险,最初由台湾国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台湾国泰世纪产物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注资建立。2016年7月,蚂蚁集团向国泰产险增资8.3亿元,成为后者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51%。

此次辞任董事长一职的韩歆毅及接任者张彧均来自股东方蚂蚁集团。其中,韩歆毅现任蚂蚁集团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其出生于1977年8月,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 2018年4月起,韩歆毅担任国泰产险董事长,至今已6年余。

“任职期间,他带领公司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推动公司治理不断优化,促进公司数字化转型,逐渐探索出一条差异化发展的路径。”国泰产险相关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说道。

该负责人还表示,自2018年起,国泰产险开启了科技转型之路,大力投入数字化能力建设,积极探索家庭生活和企业经营细致场景,深耕互联网特色业务,寻求差异化发展。从近年来的业绩表现来看,转型成果已有所显现。

的确,韩歆毅任职期间,带领国泰产险转型并实现了连续五年盈利。

蚂蚁集团入主国泰产险,使得该公司整体目标转向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保险场景中的落地。互联网化的经营方式不仅可以满足C端客户新需求,更可以打破网点覆盖面较小等获客障碍,区别于传统线下销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短期内积累更多用户,实现快速成长。同时,在客户维护阶段,信息化带来更高的运营效率,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这类的新技术应用也为它增加了很多亮点。而“阿里系”的背书也为国泰产险吸引客户提供了便利。

科技转型带来的一个显著变化是,在蚂蚁集团入主之前,国泰产险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09年—2018年,该公司累计亏损额近10亿元。2019开始,该公司正式进入盈利周期,实现净利润分别为0.05亿元、0.62亿元、1.1亿元、0.96亿元、0.22亿元。

不过,今年上半年,国泰产险净利润由盈转亏0.58亿元。但净利润亏损也是当下中小险企的普遍状况,究其原因,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原副主任、农村保险研究所副所长李文中曾向本报记者表示,2023年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存在较多不确定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保险需求。资本市场低迷,利率持续走低也给保险投资收益带来了较大压力。并且,保险行业本身就是一个规模经济行业,当行业发展面临较大压力时,中小公司受到的影响更大。

寻求差异化发展

此次接棒韩歆毅担任国泰产险新一任董事长的张彧现为蚂蚁集团副总裁。现年51岁的张彧,曾是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在该事务所任职逾14年。2014年,张彧加入阿里巴巴集团,先后在阿里巴巴影业、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阿里健康、阿里创投等任职。

对于新董事长上任后将为公司制定怎样的发展战略,国泰产险相关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张彧拥有丰富的金融及经济工作经验,将继续坚持‘科技驱动、守正创新、稳健经营、开放共赢’的发展理念,带领国泰产险长期健康发展。在服务国家大局、实体经济和民生保障力度显著增强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风险管理,积极控制成本与风险,持续推进可持续绿色发展治理体系建设,保持稳定的盈利水平。”

谈及下一步的业务发展规划,该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公司将继续围绕互联网碎片化、场景化的保险需求布局,积极探索家庭生活和企业经营细致场景,寻求差异化发展,利用科技能力持续为生活中未覆盖的风险场景提供合适的保险保障服务。

该负责人向记者举例称,如在电商场景中,国泰产险将退运险拓宽至跨境电商领域,打造跨境独立站海外本地退货的解决方案;在意外健康保险领域,从个人延伸至家庭,公司构建了包括健康意外、家庭财产、宠物险在内的全方位保险产品体系。

“作为一家中小型体量的险企,只有找准自身的优势,利用数字化赋能细分赛道的价值创造,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国泰产险相关负责人如是说道。

未来,在新董事长的带领下,背靠蚂蚁集团的国泰产险能否利用科技手段,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产险市场走出差异化,本报记者将持续关注。

中华金融观察

中华金融观察10000+篇文章

站点 微博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中华金融观察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返回列表

拓展阅读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中华金融观察 china.jiqiyang.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