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出海要两条腿走路!百济神州吴晓滨最新交流:还有3万亿的空白市场等着挖掘
“我们的的确确把‘中国科学家红利’用得非常好。”
“我们没卖给别人一砖一瓦,一个螺丝钉,只是卖了知识产权,只是卖了一堆技术资料就卖了200多个亿美金。”
“如果我国的创新药以现在的价格通过‘一带一路’走到这些发展中国家,那这个世界的局势就会产生巨大的改变。”
“按照中国的价格,东南亚目前还有3万亿的空白市场等着我们去挖掘。”
以上是百济神州总裁吴晓滨,在8月31日亚布力企业家大会上分享的最新观点。
作为“创新药一哥”的百济神州,最近二季度的数据表现比较超市场预期。
公司上半年总收入达到16.8亿美元,同比增长61%,尽管净利润为-3.72亿美元,但同比减亏49%。其中,2024年第二季度总收入为9.29亿美元,同比增长56%,净利润为-1.20亿美元,同比减亏68%。
值得注意的是,经调整后,二季度公司实现了单季度扭亏,利润达到4846万美元。
这主要得益于百悦泽的销售额增加,其中在美销售额达4.79亿美元,同比增长114%,在欧洲的销售额达8,100万美元,同比增长209%。
吴晓滨谈到,在百济神州创立至今的十一年里,资本给了很多激励与信心。
尤其是高瓴,共计参与和支持了百济神州的八轮融资。
据高瓴旗下基金管理平台HHLR Advisors最新公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美股持仓情况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共持有百济神州(BGNE)517.69万股,持仓市值7.38亿美元,较一季度没有变动,位居其第二大重仓股。
此外,黑石集团二季度增持百济神州(BGNE),截至二季度末持仓市值1.37亿美元,但美国银行、资本集团私人客户服务有所减持。
在本次交流中,吴晓滨回顾了中国创新药的发展,他表示目前中国的创新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但是,吴晓滨表示我们不能只将目光放在国内,而是要走出去,出口到美国、欧洲这样最高端的市场,出口到还有3万亿空白的东南亚市场。
在这个过程中,吴晓滨强调要加强宣传,让世界看到中国创新药,要打破原有欧美对创新药垄断的认知。
聪明投资者(ID:Capital-nature)整理了本次交流的重点内容分享给大家。
平常讲到医药,大家关心的不多,因为大家都很健康,不生病,我觉得这个非常好,我希望大家远离医药。
不过谁也不能保证一辈子不得病,而且有时候得的病还比较严重,生物制药公司在这个时候就显得非常重要。
当大家的生命受到危机的时候,需要有人站出来给你送上最好的药,挽救你的生命,让你健康地长寿。
全世界在研新药里,有35%是中国的科学家在研究
生物制药在我们国家发展得非常快,15年以前我们国家连一款创新药都没有,100%都是仿制药。
由于我们是仿制药,所以和世界上的先进用药总落后了那么二三十年。
因为我们没有药,病了以后,只能高价地从国外进口。
在那个年代,如果家里人有人患了癌症,基本上一年(买药就要花)几十万人民币,有钱的人问题不大,但没钱的人砸锅卖铁卖房子,最后还可能由于用药时间短,病人还没救过来。
就像《我不是药神》里面的一个女演员说:“我病了三年,4万块钱一瓶的药,吃了三年,房子吃没了,家里人也被吃垮了,我不想死,我想活。”
就是为了活这个信念,把家里的积蓄全部都用光了。
但当时我们真的没有自己的创新药,所以偷运的、走私的、自己合成的,什么都有。
这个情况在2015年发生了改变,当时的药监局局长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改革以后,国家政策变好了,人才、资本纷纷涌来,医药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目前,全世界在研新药里,有35%是中国的科学家在研究。
所以,不仅我们有了(自己的创新药),数量上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
此外,医学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任何的理论都要在实践中得到证实,临床实践也是药品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
而目前全世界的临床试验,也有35%是在中国做的。
这代表了一个国家在医学科技领域的发展,这样的结果也给我们的患者带来了非常大的好处。
举个例子,肿瘤治疗里实现的最新治疗方式免疫治疗,在2018年获得了诺贝尔奖。
但是,这个药在美国一人份一年是150万人民币,进到中国以后,价格降了一半,大概是六七十万一年。
当中国的生物制药发展起来以后,免疫治疗现在的价格是每年4万。
在只有进口药的时候,全国只有3万人能用得起,我估计这3万人都是砸锅卖铁卖房子的。
现在进了国家的医保后,自费部分大概是几千块钱,普通的老百姓也用得起。
去年,我国已经有200万癌症患者用上了这个药,很多生命得到了延长,甚至有些患者从此治愈了。
中国创新药走向全球
但中国的药品不能只是在国内做得好,更重要的是出口到美国、欧洲这些最高端的市场。
因为医药和其他的产品不一样,要想出口到这些国家,就得通过这些国家监管机构的批准。
如果你的药和他现在的药一样好,是拿不到批准的,你必须比他好,才会有临床上的需求。
所以,我们出口到美国和欧洲的(药品),都比他们的好。
去年,不仅是我国的药品出去了,更重要的是很多创新药公司的研发技术被国外的大公司所购买,比如默沙东、百时美施贵宝等等,去年一年的交易额就达到了200多亿美金,这就是知识产权。
我们没卖给别人一砖一瓦、一个螺丝钉,只是卖了知识产权,卖了一堆技术资料就卖了200多个亿美金。
这也是中国创新药走向全球的一个非常大的转折。
在美国医学指南上,百济出口的药是最高推荐
在全球生物制药领域,年度收入超10亿美元的药物通常被称为“重磅炸弹”药物。
2023年,我们的一个药在美国卖了10亿美金,而且增长的速度翻了一番,这个速度是非常惊人的。
(编者注:据百济神州公布2023年全年美股业绩报告,其核心自研药物之一的BTK抑制剂百悦泽(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全年销售额达13亿美元,成为国内首个“十亿美元分子”。)
当然,我们现在也面对很多挑战,比如“内卷”,一个靶点大家都拥上去,4万(一年的治疗费)对老百姓非常友好,但是企业的研发费用受到了挑战。
我们国家每年大概有500万新患癌症患者,其中未满足的需求还非常大。
我们现在致力于开发血液瘤、实体瘤(这方面的创新药)。
我们相信,再过几年,在这些领域里,能让大家用上最好的来自中国进口的创新药。
而且,在血液瘤(方面中国的创新药)在美国已经实现了(这个目标)。
在美国医学指南上,百济出口的药是最高推荐,美国生产的药变成了次级推荐,这也是我们取得的一个非常大的成就。
东南亚目前还有3万亿的空白市场等着我们去挖掘
但是,世界上真正缺医少药的还是很多的发展中国家。
他们面临着自己做不出来创新药,但是进口的欧美创新药都是天价药,他们也负担不起。
所以,这些国家仍然上演着《我不是药神》的状况。
如果我国的创新药能以现在的价格通过“一带一路”走到这些发展中国家,那么这个世界的局势就会产生巨大的改变。
我算了一下,按照中国的价格,东南亚目前还有3万亿的空白市场等着我们去挖掘。
最后,我们也希望大家永远地健康,远离病魔。
但也希望大家放心,一旦有病以后,中国有强大的创新药制药公司在后面为大家提供支撑,提供保障。
问答环节
我国的生物制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请吴总再给大家介绍一下创新药这个行业。另外,创新药(的发展)现在有非常大的困难,这个行业的出路在什么地方?
吴晓滨 生物制药这个行业,在大家不生病的时候会认为离自己比较远,一旦生了(比较严重的)病,可能真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这个时候就需要世界上最好的药。
从2003年到现在,我国的生物制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5年以前,中国没有创新药,全部都是靠进口的创新药,我们唯一有的是仿制药,而且仿制药质量参差不齐。
但现在,仿制药随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质量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满足了老百姓看病的基本需求。
创新药这几年发展的速度是业界外的人所不知道的,包括医院的院长可能都不太清楚。
百济神州在国外已经非常出名了,但到(国内)医院里见到院长以后介绍我是百济神州的。
他们问“你们租车公司(被误认为神州租车)来干嘛?”
但其实我国创新药的变化是非常大的。
请介绍一下百济神州是怎么成长和发展起来的?
吴晓滨 我们国家有个很著名的一个院士科学家叫王晓东,王晓东是个天才,马拉松跑得很快,无论是体力还是脑力都很好。
他认识一个叫欧雷强(John V. Oyler)的美国人,一次两个人在酒馆里碰见。
晓东说:“我现在有一些想法,我觉得能做出来非常好的药,咱们一块到美国的湾区硅谷融点资,在那搞一个新公司。”
欧雷强是美国人,他从另外一个视角说:“美国那个地方我觉得人不够勤奋,中国的科学家特别勤奋,现在还没有人在中国做一个Biotech公司(生物科技公司),要不咱们在中国做一个。”
他说服了晓东,用晓东的智慧和他的钱(开了这个公司)。
其实欧雷强当时也没多少钱,他当时自己连续创业,后来把公司卖掉,加上他所有的家产、金银细软,一共是1000万美金,全部投进去了,这也说明了他的决心。
后来他跟我讲,如果百济没做成,他应该就是流浪在北京街头的一个美国人。
当时,两个人一拍即合,开始做了以后也经历了很多的波折。
比如一开始,做起来没原来想象得那么简单,所以就从别的公司License in(创新药对外授权引进),然后在别人的基础上做。
做了以后发现大公司的东西挺烂的,但做了之后也给(百济)续了命。
用这笔钱,慢慢做出感觉,就把自己的产品做出来了。
幸运的是,我们做对了两款产品,一款就是现在的BTK抑制剂百悦泽(泽布替尼胶囊),一款就是PD-1产品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
现在BTK抑制剂在国际上卖得非常火,根据我们最新的二季度财报,在美国一个季度实现营收4.79亿美金,同比增长114%,增长速度翻了一番。
目前,公司在海外收入已经占了近70%。
想起四五年前,我们连一点生意都没有,但去年我们有100多亿人民币营收,说明公司还是做得非常好。
当然,在整个过程中,资本也给了我们很多激励,大家非常看好王晓东和欧雷强他们创建的创始团队。
百济破了几个纪录。其中一个纪录是,作为生物制药公司融了100多亿美金,在世界历史上没有哪家生物制药公司融过100多亿美金。
另外,我们的的确确把“中国科学家红利”用得非常好。
中国的科学家不但聪明,而且勤劳,没日没夜地工作,这是其他国家的科学家达不到的水平。
这也让百济可以很快地把药开发出来,并且成本也很好。
我们以后的宗旨是要把世界上的用药颠覆一下。
过去由于研发的成本高,新药的价格非常贵,只有发达国家才能够用得起。
而且抗癌药动不动就是十几万美金一年,对中国老百姓来说是天价,一般的家庭根本负担不起,医保也负担不起。
但是,由于中国生物制药这几年的发展,完全颠覆了这个事情。
这对老百姓来说是福祉,在疾病的治疗上面,(中国生物制药的巨大发展)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
但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发展中国家,其实都面临着用不起创新药(的困境)。
如果我们把中国的创新药能推到这些国家,会引起(世界创新药格局)天翻地覆的变化。
创新药出海要两条腿走路
企业出海是这几年讨论较多的一个话题。我们也看到了很多企业在走向海外,并且在海外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进展和成就。
吴总有来自跨国公司的经历,现在就职的百济也是这方面的佼佼者,根据你所获得一些经验,谈谈对药企出海的看法?
吴晓滨 这个事情我觉得要分两部分说。
第一部分,把我们国家开发的药卖到美国,卖到欧洲。
美国和欧洲是世界上(药物)监管最严格的国家,你能卖过去,说明你的药不仅达到了它的要求,而且你的药带来了比他现有的药更好的价值。
百济有两款药进了欧盟和美国,这也证明了我们做药的能力还是强的。
当然,欧美市场也比较大。
比如,我们一款已经上市能够卖到10亿美金的药,美国的价格是中国的11倍。
最近,国内君实PD-1在美国获批,美国的价格是中国的33倍。
所以,市场在那里,支付能力在那里,企业也喜欢去,但到那里以后,真的要有“真家伙”才行。
第二部分,真正缺医少药的不是美国也不是欧盟,而是第三世界国家。
第三世界国家、“一带一路”国家现在面临着和中国过去一样的困难局面,就是这些国家没有能力发明自己的创新药。
要知道创新药的投入非常大,不投入十几亿美金基本上没戏,不研究10年基本上也没戏。
所以,这些国家基本没有可能做出创新药。
欧美的确有创新药,但欧美创新药的价格很高,他们不能在这些国家把价格降低,因为一旦低价卖了,就破坏了欧美的创新药价格体系,全世界的价格体系也就坍塌了。
所以,这些发展中国家面临着非常昂贵的高价药买不起,自己又做不出来,一再出现《我不是药神》的情景,大家是真的没有药。
这恰恰给中国的创新药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机会。
如果我们能够把中国的创新药卖到这些国家去,通过这些国家监管机构的批准,这将是颠覆性的(变化)。
我举个例子,东南亚第一大国家,他们每年能用得起PD-1的只有几百个患者,但这个国家总共有3亿人口。
因为他们是进口国际大公司的(PD-1),一年的费用是8万美金,基本上是好几个家庭全部赌上去。
如果中国4万人民币价格(的创新药)进入这些国家,可以想想这是什么样的概念?
这个国家的人民从此会很幸福,他们得癌症后很多的问题会得到解决。
所以,这个事情(创新药进入东南亚国家)不光有治病的经济意义、社会意义,其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很多人问,那中国的创新药发展得这么好,这些市场为什么不进去?
这就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即监管问题,以及在这些国家注册的问题。
大部分国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如果一个创新药在欧美没得到获批,这些国家不会接受你的申请。
因为过去的创新药全是欧美发明的,大家已经习惯了,很多人没意识到中国的创新药(已经取得巨大进步)。
十几年前,你到我们国家的药监局,说有个创新药想要申请。
药监局第一句话一定是问,美国批了没有?欧洲批了没有?如果欧美批了可以来报,如果没批,还是先去那边批。
现在中国的药监局一定不会问这个问题,再问这个问题就已经落伍了。
但很多发展中国家、东南亚国家还会问这个问题,因为他们不知道中国的生物制药发展得这么快,其实连我们自己国家的很多医院都不知道。
这就是刚才我讲到的问题,我们要多做宣传。
比方说做器械的公司、做体外诊断的公司,大家一块出海,不能只和药监部门谈,因为药监部门是管技术的,实际要和国家真正的政府部门,那些管民生的人去谈。
需要让他们意识到,创新药需要欧美要签批并不是个法律,只是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是大家多年来的习惯。
如果我们从国家层面,从企业层面,一块来向这些国家宣传(中国的创新药)。
一旦他们醒悟过来,居然还有这么便宜的PD-1,而且质量这么好、疗效这么好、安全性这么好,何乐而不为引进他们国家。
我们和东南亚的一个国家(谈合作),当地政府立刻提问:“你们愿不愿意和我们当地的企业合作,在我们这建工厂;或者是我们建工厂,你们进行技术转移?”
我们说没有问题,因为对我们来讲,技术是不断进步的,保住技术没有太大的意义。
如果其他国家老百姓都能受益,患者都能受益,何乐而不为?
所以,我们说大家一块来做这个事情,这个国家非常高兴。政府官员也到我们广州的工厂来参观,结束完以后说,他们做梦都想不到有这么好的工厂,完全震撼了。
他们本来还准备派好几批检查员来,但参观以后他们在考虑是不是就用中国药监局的检查结果。
这些事情要多去宣传,我想突破口很快就会有了。
只要突破几个国家,其他国家一看,他们的人民能享受到这么便宜,且质量又好的PD-1,他们也一定会效仿,连带效应就会起来了。
这可能是以后中国创新药的另外一个亮点。
百济现在的产能可以满足整个东南亚的使用
你刚说到在广州的工厂,我记得百济是10年前来的广州。
吴晓滨 没有10年,我们去勘察是2016年,真正开始动工是2017年。
我们位于中国广州的生物药生产基地,目前总产能已经达到了64,000升。
我们的PD-1已经下线了10万瓶,在国内的市占率位居第一,已经治疗了120万的患者。
120万人中有多少中国人?
吴晓滨 120万人基本上都是中国人,出口是刚刚开始。
现在我们的产能可以满足整个东南亚的使用,但如果扩大到欧洲、拉美,需要再扩建,不过很多工厂我们可能会在当地合作。
编辑:关鹤九
责编:艾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