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app
全球股市

热门搜索:概念股金融股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本
资本 中华金融观察 2024-07-10 57浏览

投资人如何透过表面言行洞察人心?《论语》中的观人之道 | 泉果无限对话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大师,他的思想构成了一个非常复杂且严密的体系。《论语》作为一本语录式的文集,初读可能不容易看出这一点,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你会逐渐体会到,它不仅仅是零散的片段,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以下为分享实录精选:

  引子:

  《论语》为什么值得读一辈子?

一个人不能只是懵懵懂懂地无意识行动,还要意识到我这么做的原因,这就必须要对自己所处的文化有自觉认识。

中华文明是一个连续的文明。连续的文明不仅传下来了古老的技艺,更重要的是,传承了人们所崇尚和习惯的行为方式与文化价值观。

就像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说的,你喜欢的那种与人相处的方式,并不是你个人的喜好,而是你所处的文化的喜好。文化通过一种超越个体生死的、社会化的方式,被一直延续了下来。

认知方式的背后是文化在起作用,而这种文化又由一套社会结构所支撑。

就像建筑,社会结构也有其“四梁八柱”。

比如在中国社会,崇尚家庭观念、强调孝敬父母就是社会结构的支柱,如果柱子倒了,社会将发生特别大的动荡。有时你可能没意识到这种结构的存在,但它已经深植于你的潜意识。

费孝通先生晚年一直在写文章,提倡要实现“文化自觉”,就是要意识到这种文化传统与社会结构的存在。所以一个人必须对自己所处的文化有自觉认识——不能只是懵懵懂懂地无意识行动,还要意识到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做是对还是错。

假设我们将社会结构分为三层:最外层是物质文明;中间层是社会,包括各种社会组织、社会规范和法律制度等;最内核的是价值,尽管有社会规范的约束,但人们心底里还是会有自己认同和追求的价值。

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表层的物质文明变化最快;中间层的社会部分变化要慢一些;而最中心的,与人性相关的核心价值,是基本不变的。

古人讲“天不变,道亦不变”。衣食住行当然会改变,但道德的核心,如不应该偷窃、尊老爱幼等,是不变的,“道亦不变”就是指这些价值观。这些东西构成了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构成了人之所以为人而不是动物的核心。

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之下,读《论语》非常有价值。因为《论语》讨论的问题,就是关于内核的问题。

2000多年过去了,我们难以想象孔子那个时代的物质生活是怎样的,孔子也无法预见我们今天的物质条件,而《论语》还是能给我们很多启发。

但是,《论语》是一本既不好读,又很好读的书。

说它不好读,是因为两个隔阂:第一,2000多年前的话,有些字意都难以理解,再加上《论语》都是些只言片语。第二,这些话来自那个年代最高明的思想家,这要求我们要有相当的理解水平,才能听懂。

说它很好读,也有两个原因:

第一,《论语》的对话感特别强。

孔子的话读下来,就像是“耳提面命”一样,是直接对着你说的。

当我还是学生的时候,读《论语》就有很多启发;现在我已经是教授了,再读《论语》,会有更多的启发。因为它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不是摸不着的。孔子永远都是处于比你高一点儿的相对位置,在与你交谈。当你的经验见识丰富了、水平提高了,会发现它传达的意思也是水涨船高。

所以《论语》是一本可以读一辈子的书。

第二,历朝历代都有人在连续不断地解读《论语》。

而有些人因为有机缘、有相关的生活体会,能理解这些话的深意,讲解得特别好。所以,读《论语》时一定得看注疏。公认的最好的注疏,是宋代思想家朱熹的《四书集注》,朱子临终前还在修订集注,他说,集注的每个字,都是用秤称过后才放上去的,分毫不差。我觉得的确如此。

中国的文化——儒家、道家和佛家——都是人本主义的思想。以人为本,而不是以天、神、自然或物质为本。儒家的思想家讲的全是关于人的学问,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关于如何认识别人的。

观人之道不是数学定理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人与人相处,是互为镜像的——我看人,人看我,如果有第三个人在旁边,那他看到的,就是你们这两面镜子是如何互相映照的。你对待他人的态度,就说明了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

“巧”,好。“令”,善也。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悦人,则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圣人辞不迫切,专言“鲜”,则绝无可知,学者所当深戒也。程子曰:“知巧言令色之非仁,则知仁矣。”

《论语》第一篇中,孔子就讲:“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可以直观理解为,如果一个人在你面前话说得非常好听,看起来也十分讨人喜欢,这样的人往往不是真正的好人。

为什么不好?

朱子注解说:“致饰于外,务以悦人,则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意思是,一个人通过让对方高兴,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那么他本心的德性已经丧失了。因为他这样对你,主要是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

通常,我们会以为,一个人对你好,是以你为中心;但当你这么想的时候,你已经以他为中心了,你就像是被他指挥一样,他对你好几分,你就会高兴几分。如果你是领导,就会分不清忠诚和谄媚;当你觉得他说得太好了,正是我想要的,这时候,他可能就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这段话告诉我们,在看一个人的时候,不能只是看他对我怎么样,好与不好不取决于“言”和“色”的表象。

朱子还引用了北宋思想家程子的观点。这句话更有深意:“知巧言令色之非仁,则知仁矣。”

意思是,如果你知道巧言令色是不好的,那你本身就是一个还不错的人。这是因为,大部分人都不觉得“巧言令色”不好。遇到对你“巧言令色”的人,你大概率会觉得,这个人只是夸张了点。

这句话很有意思,它不是在评判“巧言令色”的人,而是通过你对“巧言令色”的态度,来评价你会不会看人。

在社会学看来,人与人相处,是互为镜像的——我看人,人看我,如果有第三个人在旁边,那他看的就是你们这两面镜子是如何互相映照的。你对待他人的态度,就说明了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正是程子这句话的深意所在。

接下来我们看看行为。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论语·为政》

周氏曰:“‘先行其言’者,行之于未言之前,而‘后从之’者,言之于既行之后。”范氏曰:“子贡之患,非言之艰而行之艰,故告之以此。”

子贡问孔子,什么是君子?孔子回答说:先做再说的人,才称得上君子。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谢氏曰:“放言易,故欲讷;力行难,故欲敏。”

《论语》中另一句很出名的话是“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也反映了类似的观念。意思是,君子看上去不善言辞,但是行动迅速有效。

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标准。用这样的标准来看人,可以让我们看得很深入。

把一个人言语和行为结合起来观察,可以大致将人分成几种类型:如果总是高谈阔论但又做不到,心里还想着别的目的,这样的人是最糟糕的;如果这个人说的,都是一些平常且实际的事,那相对而言,这人就比较接近君子;而如果一个人心志高远,且说出来的事又能够落实,这样的人是最可贵的。

用这样的标准看人,对自己的要求也会很高。孔子对此就特别看重,你看《论语》里就很少有高谈阔论,说的都是一些比较实际的事情。

讲到这里,我们了解了《论语》的识人三要素:言语、外表和行为。

学会这些,我们是不是就能慧眼识人了呢?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论语·先进》

言但以其言论笃实而与之,则未知其为君子者乎?为色庄者乎?言不可以言貌取人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的言行举止看上去合乎君子的规范,那他就是君子了吗?“色庄者乎”是说,你怎么知道他不是装的呢?

反过来说,如果“巧言令色”的不是好人,那么如果一个人邋里邋遢、说话笨拙,他就一定是好人吗?——我们不能仅仅因为一个人的外表和言辞就认定他是好人,反过来也是一样。

但细读《论语》,你会发现,孔子认为观察一个人,言辞和外表是很重要的因素。

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可以看到“言语”是在列的。《论语》的最后一句是“不知言,无以为君子也”,意思是,你听不懂一个人说的话,就不可能真正了解这个人。这表明孔子在教育学生时非常重视言语。

孔子也是一个在公共场合非常关注礼节,对自己的外表和姿态要求很高的人。

这说明,看人不能像学数学或物理那样,学了一条定理、知道了“三要素”就能去解题。识人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观人之道也是修身的学问

从儒家的体系看,“真小人”似乎比伪君子要“好”一些。因为“真小人”并不伪装自己,也就不会成为“道德的小偷”。最被孔子和孟子痛斥的就是“伪君子”。

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下面这段话很重要: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论语·为政》

“以”,为也。为善者为君子,为恶者为小人。

“观”,比视为详矣。“由”,从也。事虽为善,而意之所从来者有未善焉,则亦不得为君子矣。或曰:“‘由’,行也,谓所以行其所为者也。”

“察”,则又加详矣。“安”,所乐也。所由虽善,而心之所乐者不在于是,则亦伪耳,岂能久而不变哉?

“焉”,何也。“廋”,匿也。重言以深明之。

程子曰:“在己者能知言穷理,则能以此察人如圣人也。”

注意,古人文字中的“视”、“观”、“察”是不一样的:普通的看是“视”,仔细看是“观”,而长期关注就是“察”。

所以朱子说:这三个动作,一个比一个层次深。这意味着除了行为之外,我们要更深入地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不仅要看他的动机,还要看这些动机是否真的发自他的内心:

“视其所以”看他做了哪些事,是好事还是坏事;

“观其所由”即使某人做了好事,如果他的动机不纯,那也不能被称为君子。如果一个人做好事单纯是为了自身利益,那我们就不能简单地根据他的行为来判断他;即使某人做了坏事,也不能简单判断他是一个坏人,他可能是受人欺瞒或者无心之失;

“察其所安”人就是这样复杂的存在,即使他觉得应该这样做,心里可能也是不情愿的,如果他不是发自内心觉得这个事好,那么他的善行可能也不会持久。

用这样的方法看人,“人焉廋哉”,他还能藏到哪里去呢?!

“巧言令色”这类人,孔子用“乡愿”来形容。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乡愿就是德行的小偷。

为什么这么说?如果一个人言行举止都好,你可能会认为他是好人;但时间一长,你发现他表里是不一致的,他的内心动机和言、行、貌都不一样。结果,你感觉被欺骗了,你不仅不相信这个人了,你还因此失去了对道德的信任,这就是“德之贼”。这就好比一个人因为被情所伤,就不再相信爱情了,实际上他是被某个人伤害了,而不是被“爱情”伤害。

我们一般所说的“坏人”,也就是真小人,还达不到“伪君子”那么坏的程度。因为“坏人”根本不装,也就不会成为“道德的小偷”。孔子和孟子最痛斥的就是伪君子,《论语》和《孟子》两本书里,分别都有大段的篇幅是专门批评伪君子的。

真正的君子圣贤,他们光明磊落的品质是表里如一的。

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人,在论语里都是“中人”。至于“中人”,是说内心的初衷是善意的,重要的是看他的趋势是向哪类人发展。

儒家理论认为,大部分人心里都有善,这世界上一门心思想做坏人的人很少。比如即使一个人很多事情都做不好,甚至一塌糊涂,但是他不一定是不希望把事情做好的。

比如说孝顺父母。儒家文化很讲孝敬父母,但从孔子那个时代到现在,符合真正孝子标准的人并不多。这就好比君子圣贤从来都是人群中的少数。孝子虽然少,但很多人看到孝顺的人都会感动,看到不孝的人都会觉得特别生气。所以,你不一定都要做到,但你只要心里有这个善念,你就有可能做到。因为真正做到可能需要一定的条件,包括外部的条件和你自身的禀赋。

所以看人的时候,不能仅从横截面去看,而是要动态地看。因为人是不断变化的,关键是看他在往哪里变。

这就要求我们,识人一定要去观察他的内心,不能局限于外表和行为;关键是看,这个人怎么看待某件事情,是否打心底里认同某件事好?

我觉得清代思想家陆陇其的一段话讲得很好:

知人原不是易事。其实非人之难知,只是不细心去看耳。既欲知人,若但求之毁誉,索之语言文字,又或为论心不论迹之说,探之于践履之外,其不为人所欺者鲜矣。

“人焉廋哉”二句要看得好,不是夸张其效,言人虽善匿,至此却无处躲避,犹之权度设而人不可欺以轻重长短。然则谓情伪之难测而世路之险巇者,此知责人而不知责己者也;谓知人之明不可学者,此知责天而不知责己者也。

又须知此是论人如此,若待人之道则不然。一善可取,不忍弃也。今日学者读这章书,须将圣人观人之法先去自观,所为果有善无恶乎?所为善矣,意之所从来者果尽善乎?果心安意肯而非勉强乎?苟有纤毫未善,须痛自涤濯,使彻内彻外,无一毫不可令圣人见,方是切己学问。

——陆陇其《松阳讲义》

陆陇其说,孔子讲的三件事——“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就是识人的“秤”和“尺”,把握准了就没人能欺骗你了。

但有了“秤”和“尺”,识人还是很难,这其中的关键是:你要先拿这个标准看自己。

你要把这三件事,“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先用来观照自身,这叫“将圣人观人之法先去自观”——也就是去审视,我做的这件事儿是好的吗?如果是好事,我的动机是好的吗?如果动机也是好的,这个动机对我来说是否勉强?

“苟有纤毫未善,须痛自涤濯,使彻内彻外,无一毫不可令圣人见,方是切己学问。”

意思是,当你拿这些标准要求自己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些要求其实很高。这就好比有一个圣人,时刻在旁边看着我,那我能往哪里藏呢?所以我只有从里到外地以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然后再推己及人,识人就会变得简单一些。

所以观人之道,归根到底是修身的学问,是提高自我的学问。

识人是洞见本心的过程

“义”并不是“利”的对立面,“义”并不意味着对自己有害,“义”是指在考虑自己的利益时,也考虑别人的利益。按照儒家理论,这样的“义”才是最有“利”的。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喻”,犹晓也。“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程子曰:“君子之于义,犹小人之于利也。唯其深喻,是以笃好。”杨氏曰:“君子有舍生而取义者。以利言之,则人之所欲无甚于生,所恶无甚于死,孰肯舍生而取义哉!其所喻者义而已,不知利之为利故也。小人反是。”

最后,讲一句我认为最重要的话——“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是在讲,如何从内心深处去看待人和理解人。

朱子解释说:“义”是指我们应不应该做某事,而“利”在于做这件事对我有没有好处。

他还引用了程子的话:“唯其深喻,是以笃好”。“笃好”就是当你遇到一件事时,你的自然反应。对于君子而言,“义”是他遇事自然而然的选择。

儒家认为,“义利之辨”是一个不断反求诸己、自我审视的过程。

在你一次次地面对“义”和“利”的选择时,当你不再是只考虑对你有没有利,而是越来越多地考虑这件事是否正确,你的内心就在逐渐地趋向“义”,在向君子靠拢。

“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这些在大多数人看来很难的事情,对少数的圣贤君子其实并没有多难,因为他们一直就是这样行事的,就像是水到渠成。这种行为模式已经成为他们性格的一部分,到了关键时刻,自然而然地就会这么做。

“义利之辨”之所以复杂,是因为我们今天对“义”和“利”的理解存在一些偏差。

“义”并不是“利”的对立面,“义”并不意味着对自己有害,不是说在利益面前宣传“你们都拿走,我什么都不要”,这样的人也有可能是伪君子。“义”是指在考虑自己的利益时,将别人的利益也考虑在内。

按照儒家理论,如果你每次做决定时都能考虑到别人,这样的“义”才是最有“利”的。

如果你是普通人,你要考虑到家人朋友;如果你是领导,你要考虑到下属。

朱子打了一个比方,说“义”和“利”的关系就像捉蛇,“义”是蛇头,“利”是蛇尾。如果你抓蛇去抓尾巴,那不但抓不住蛇,还可能被咬伤;但如果你抓住蛇的头,抓住了七寸,就能得到整条蛇,这还不是利吗?

“义”和“利”的关系是复杂而微妙的,“义”是“利”的“七寸”,是控制“利”的关键点。在做决定时,既考虑到自己也能顾及到别人,利益分配得恰到好处,这就是“义”。如果仅想着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最后反而会把自己推向一条险恶的道路。

“君子喻于义”,“喻”相当于“安”,即本心之德。

人的心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本心,另一部分是欲望。

如果本心能指挥你的欲望和行为,你就能成为一个君子;如果本心失去了主导权,你就会被欲望所驱使,那是最不自由的状态。

所以,真正的自由不是无拘无束,而是你能控制自己的欲望;真正的自由不只是用社会规范约束自己,而是让自己的良知良能,自己的“本心”做主。

所以,归根结底,认识一个人,不能只看他的欲望或他的外在表现,而是要去看他的本心;他的本心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做了他的主人,是我们认识一个人的要害。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有“明”才有“智”。我们存养、发扬我们自己的本心,才能真正洞见别人的本心。

中华金融观察

中华金融观察10000+篇文章

站点 微博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中华金融观察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返回列表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4 by 中华金融观察 china.jiqiyang.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