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提醒大家务必把危机感摆在首位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出自先秦,孟子。这几个字一直以来是我勤勤恳恳,尽职尽力工作的动力。
以天下至诚,胜天下至伪;以天下至拙,胜天下至巧。这是曾国藩家训中的名言。告诫我们做事不能偷奸耍滑,投机取巧,漂浮表面,必须脚踏实地,既勤又诚。
之所以把这两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与以天下至诚,胜天下至伪;以天下至拙,胜天下至巧,写这么一篇文章。是觉得此轮黑色产业链的问题,要远比2013年~2015年和2008年金融危机时,更残酷,更惨淡,更迷茫。
首先这一轮周期中,既有我国人口的周期顶,无论是人口总量顶还是新出生婴儿顶,或者结婚数量顶等,都是顶。这个长周期的顶,就意味着国内新增总量消费是下降的,要扩大内需,怎么扩大?此外还有城镇化,商品房销售,商品房新开工以及基建的总量的顶。其实大家仔细的掰扯一下看看,高铁还有多少可建的空间?地铁还有多少可新增的建设空间?城市群,都市圈,还有多少市郊铁路,市域铁路、城际铁路的建设空间?还有多少地级市具备一定规模人口的地方没有建大型民航机场?此外高速公路,还有多少主干线没有建完,还能有多大的建设规模。虽然现在一些财经媒体在吹大运河项目。问题是大运河能用多少钢筋啊。河底又不需要做钢筋混凝土结构。所以从房地产和基建的角度看,这个一定是往下走的,未来下降幅度只是缩窄而已,但总量基本已经腰斩了。这一端的用钢量就国内情况而言,再也回不到2018年房地产高周转时的情况了。但看看供应侧,生产能力这么强。需求侧出了大问题,要从供给侧解决。负反馈之路何时终结,谁也不知道,需求端下降在什么时候能够企稳回升。
其次这一轮周期从供应的角度看,粗钢产能以及生产装备均大幅强于2018年以及2013年至2015年这个周期,粗钢产量大幅增加,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生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只有通过提升产量,降低单位成本而摊销设备折旧等各项费用,内卷将会非常残酷。未来行业的竞争将从规模上向产品附加值等方面展开。
当然还只是其次的,最大的宏观变化,是中美的蜜月期过了,中美的对抗导致贸易战,进而脱钩断链,全球供应链再平衡,产业资本减少国内投资,在海外投资建厂,国内的就业机会也下降减量了,只有第三产业服务业在大量吸纳就业,比如快递,外卖、网约车。没有产业资本在国内投资建厂,意味着制造业的产能投资扩展周期也结束了,厂房用钢也下降了。由中美对抗延伸出来的更多的其他问题,如美国带着盟友对中国产业的围堵,从贸易纠纷,贸易壁垒等向产业安全,产业准入等蔓延,影响将会很大。
不可否认未来全球的增长,一定是在新兴市场,可欧美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发达国家,在地缘政治不稳定的情况,无论是东南亚、还是非洲,中东或者印度注定这些地区和国家无法像中国一样产生高速增长,我们的制造业需要走出去,加大海外投入,但受相应的政治体制、人文环境、地缘政治等影响,注定其增速和规模都无法媲美于房地产和基建的影响。
有危机感,并不是说就是悲观,有危机感,就是既要看到危,又要看到机,乐观者更要有危机感,这样才有清晰的奋斗目标,怎么去规避风险,回避危境,知道在什么时间把握机会。
这里讲危机感,是告诫我们黑色产业链,真不能抱有侥幸的心理,老想着抄底,熊市无底,周期何时结束,你我皆不知。保护好现金流,等待机会才是最重要的。很多觉得破了3000,或许2850就是螺纹钢的底,这个底得有匹配的需求才能撑得住。市场并不是没有过1600、1700的螺纹。过剩就意味着要通过去产能,倒逼产业减产、停产、破产,产能退出,方可实现市场化的再平衡。至于未来跌哪里我们也不知道,或许不远的将来,国家曾经出台超级重磅的刺激方案,提振了市场的信心,市场因此而见底上涨也并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2016年至2018年这一轮棚改,货币化安置基本已经把国内商品房的新开工面积顶,销售面积顶,至少十年房价顶打出来了,国内不可能再有货币化安置的大规模棚改了,在化解地方债务压力下,由地方政府主导投资的基建项目的顶也出来了,各种中看不中用,非必要不紧迫的基建项目的建设必要性,财务投资回报低的项目等基本上关闭了建设新开工大门。所以我们黑色产业链要看到这个危,看不到这个危,盲目的抄底,最终只会倒下在黎明前。
与诸君共勉,我们对祖国的未来抱以乐观期待,与祖国同命运共呼吸;又对未来充满危机感,积极寻找我们黑色产业链突围转型之路。